首页-2号站-2号站娱乐-广州美琳电子商贸2号站平台
2号站娱乐平台报道:
湖北要发挥东风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明确重点城市定位,加强城市间协同,打造以“一谷”(“中国车谷”)为核心、“一廊”(“汉孝随襄十”汽车走廊)为支撑、“多点”(“宜荆黄黄”)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以武汉为引领,“汉孝随襄十”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元级汽车产业走廊迈进。
过去一年,素有“中国车谷”之称的武汉经开区“二次创业”起航,几乎每个月都有科技含量高、产业带动力强的汽车产业链项目落户、开工。日本爱机、八千代天窗构件、法利贝尔空调总成等20余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签约落户,总投资超过500亿元,涵盖新能源整车、动力电池、氢能源、自动驾驶、车联网、汽车芯片、研发设计、核心零部件、汽车销售等领域。
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(又称“东本四厂”)施工现场焊花闪动,10公里外的猛士电动豪华越野车车间内正在安装设备,在云峰工厂生产的东风日产电动车已驶向市场,神龙汽车也在加快电动化转型……东风公司与武汉经开区开启新一轮五年战略合作。
总投资80亿元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竣工,首批超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即将交付,“新能源汽车最强大脑”IGBT功率芯片模块启动二期建设,中创新航武汉基地首批动力电池产品下线,智新科技自主研发的电驱动总成实现量产……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串“珠”成“链”。
“汉孝随襄十”汽车走廊上,襄阳汽车产业去年实现产值2412亿元,位居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第九位,与武汉构成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里的“湖北双子星”。2022年,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同比增长59.2%,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、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。今年1月底,东风公司在襄阳追加投资百亿元打造2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。到2025年,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20万辆、产值达到800亿元。同时,依托丰富的磷矿、硅矿资源,襄阳还在培育壮大磷酸铁锂、多晶硅、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,龙蟠科技、吉利集团、万润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在此落地。
“东方底特律”湖北十堰也在奋起直追,力拓新能源车全产业链。目前,十堰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企业达8家,已形成东风商用车、东风华神、东风小康、易捷特、三环汽车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整车研发生产格局。去年该市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0.7万辆,同比增长77%,其中,出口5.5万辆,同比增长57%。
在“软件定义汽车”时代,光谷在汽车“软实力”“硅含量”方面也逐渐形成竞争优势,并在2022年高调宣布入局“新势力造车”,力争在2025年产业总规模达3000亿元,带动“光芯屏端网”扩容升级。武汉市政府也要求光谷、车谷“双谷合作”“光车联动”,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,推动汽车与通信、地理信息、智能制造等领域跨界融合。